健康园地
2019年12月以来,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,疫情很快扩散到全国各地以及境外国家,形势严峻。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,包括儿童,目前确诊最小的儿童仅出生后36小时。虽然目前报道的儿童感染病例大部分病情较轻,但也有危重症病例的报道,故儿童仍应该是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的重点保护对象。
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:
-
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;
-
密闭场所、长时间暴露、高浓度的环境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;
-
粪-口传播还未被证实,但仍需预防。
儿童如何预防新冠肺炎:
-
儿童应尽量避免外出,不到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的场所,不走亲访友,不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接触;
-
家长要加强居室通风(每次至少30 min,不少于2 次/d),做好室内消毒,创造清洁生活环境,外出回家后洗手更衣再接触儿童;
-
儿童如确需外出的要做好防护措施。1 岁以上儿童外出需佩戴口罩。按照防护级别依次为N95 口罩、儿童外科口罩、儿童医用口罩、一次性口罩和棉口罩;
-
家长要教会儿童正确洗手方法,督促儿童勤洗手、不乱摸,在进食前、排便后、接触分泌物后、戴口罩前、脱口罩后均应洗手;
-
保持适度运动,合理膳食,充足睡眠,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;
-
注重个人卫生,打喷嚏或咳嗽时,尽量低头或转头避开身边的人,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;
-
母亲母乳喂养时要佩戴口罩、洗净手,保持局部卫生。
儿童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:
儿童患者大部分是家庭聚集性发病病例,临床表现不典型,临床
可表现为无症状,或表现为发热、乏力、干咳,少数患儿伴有鼻塞、流涕、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。也可能出现腹部不适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
就医指引:
由于儿童临床表现不典型,流行病学史对疾病的诊断就显得尤为
重要,家长在就诊时需如实提供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,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保护孩子和保护大众。
流行病学史(如有以下任何1项,请主动告知医生):
-
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,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;
-
发病前14天内与新冠病毒感染者(核酸检测阳性者)有接触史;
-
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,或来自有病例
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;
-
聚集性发病。
医院就诊流程(每家医院会根据自己医院的情况设置就诊流程,以下是汕大附二院儿童就诊流程):
-
如果儿童有以上描述的任何一项流行病学史和/或有发热、呼吸道症状,请家长在医院门口处告知测量体温的医护人员,医护人员会引领患儿到发热门诊行新冠肺炎的筛查;
① 如果医生判断患儿为“疑似病例”或需要暂时隔离观察时,医院会为患儿先安排单间隔离,等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。如果病毒核酸阳性,医院帮患儿联系转诊至汕大附一院;如果病毒核酸阴性,医生会帮患儿联系转诊至儿科普通病房;
②如果医生判断患儿为非“疑似病例”,医护人员会帮患儿取完上呼吸道标本后转至儿科急诊就诊(上呼吸道标本一般取鼻咽拭子或咽拭子,为非有创性操作,家长不用过度担心)。
-
如果患儿没有以上描述的任何一项流行病学史可到儿科普通门、急诊就诊,有发热的患儿请到儿科急诊就诊,没有发热的患儿可以到儿科急诊或门诊就诊,门诊就诊应尽量通过医院网站或公众号进行预约,分时段就诊可以避免人员密集,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;
-
医生诊室严格执行一人一诊室,等待医生“叫号”以后再进入诊室,可以避免与其他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;
-
在候诊区候诊时,请保持安静,尽量与其他候诊患儿隔开1m以上的距离,避免人员密集;
-
如果患儿小于1岁不适合佩戴口罩或者患儿不配合佩戴口罩,来诊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尽量不乘电梯,在医院候诊时尽量带儿童到户外开阔地方等候。
(作者:吴梦梦学游泳培训在线 儿科 林创兴
专家指导:吴梦梦学游泳培训在线 儿科 林广裕)